这里是江南镇马路新村,茶马古道风景区沿线的一个小村庄,这里最吸引人的莫过于一望无际的万亩茶园,与公路,茶园旁的一座座古朴的农家乐,茶庄园。
其中,位于茶山山腰上的“双公山居”算得上这里,乃至整个安化最让人向往的一家民宿了。这是一家以茶叶为主题的私家庄园,是一家黑茶养生会所,目前并未正式对外开放,但是它初露的美丽与神秘感吸引着我们前往一探究竟。
庄园里山水清幽、楼阁雅静。泰来别院、膳食餐厅、半山清池、翁妈作坊、香兰茶苑、清风书屋等几大区域交错铺排,分布林间、池畔,期间有荷塘、清池点缀,廊道幽静,曲折相连。
进入大门,沿缓坡上行,映入眼帘的便是大片的生态茶园以及围绕茶园硕果累累的梨树,甚至还能看到鸟儿在玉兰树上筑巢、欢唱。
山庄里,厅堂转角,布了多处茶台茶具,转到幽静之处,寻一张茶席坐下来,吹吹风、品品茶,亦或发呆、数星星、看月亮,一天的时光便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流逝。
每天下午三点左右,山庄便会制作手工擂茶,我们来得正是时候,提上篮子,亲自去茶园里采一篮新鲜茶叶。
您看这么一小会儿,我篮子里就采满了茶叶,拿一小撮去打擂茶,剩下的我要去手工作坊里全部加工成成品茶(黑茶)走咯!
新鲜采摘的茶叶在经热水微烫后放入擂钵,在长长的擂茶棒子下,不一会儿工夫便已被擂成绿绿的浆液,随后放入自家种植的花生米一块继续擂。
虽然刚开始主持人并不是能很好的驾驭住擂茶棒,但在师傅的悉心指点下,最后擂出来的擂茶却有模有样的。
炎热的夏日,让人难免多一份焦躁,但在见到主人一番精心忙碌后为我们准备的自家栽种的小花生、玉米、以及用二十几年老坛子里的醋凉拌的七十年代的老品种黄瓜,佐以火红的自然农法种植的辣椒等这些下午甜点小吃以及主持人亲手打的擂茶后,瞬间便平复下来,如同炎暑消失殆尽。
己摘的茶叶、自己打的擂茶,果然特别香。这样一碗美容养颜、消暑解渴的擂茶,是我们安化人特别喜欢的一道小吃,同时,这样炎热的下午能喝上这样一碗香喷喷的擂茶,也是开启了整个炎热下午的美好时光。
庄园内,流泉叠瀑,草木葱茏,曲径通幽处,珍禽异花,奇香阵阵。秀林茂竹,云雾飘渺,宛若仙境。白墙黑瓦,木门铜环,老物件彰显历史的沧桑和厚重。
乡村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诗意的、梦幻的、记忆的景象,更是对土壤、植被、水的关注和改良,只有对土地、植被和水小心呵护,才能解读农耕文明,才能从构现代文明。
可尽管安化是著名的茶产地,终年云雾缭绕、植被茂密、生态环境极好,但是双公山居依然在努力改良被现代文明蚕食的土壤。为此庄园还特意安排了后勤人员按土办法种植蔬菜瓜果,绝不施加农药化肥。
这里是我们双公山居所有的菜园?是的,然后你们今天想吃点什么?想吃什么?我觉得吃当季的吧。这个季节都有些什么蔬菜?我们现在有苦瓜、有黄瓜,都是以前的那种金黄色的老品种,然后吃起来脆脆的,种植野生按我们以前自己的老办法来种植的,就是说他不用农药化肥的,所以吃起来也比较放心。那我们吃的东西都是这个菜园里的?是的。叶子分割线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让我们一个个变得忙碌不堪,都来不及停下来看看周围的景色和人,而在这一切似乎都慢了下来,就好像回到了农耕时代一样,自给自足,安心舒适。
能吃着自己亲手摘下来的土法种植的蔬菜瓜果,是一种何其的自得自乐。
面对广阔的菜园以及淡淡的农家肥“香气”,我们似乎没有了丝毫工作的压力,家庭的负担,全身心都得到了放松。
双公山居低矮的乡土民居,一屋一品、一窗一景,各具特色,房屋大多建在茶园里,有的隐在密林,有的靠在池边,还有的耸在悬崖上,入室可远眺云雾大山,开门可采摘鲜嫩茶叶,下水可潜入清池嬉戏,入村可与老茶农切磋茶艺。
每个房间更是匠心独具,装修风格、室内陈设极尽变化,就连名字都那么诗情画意,如拜月、步星、小庭花、星月梦、清波引、上春林、山外云、芭蕉雨等等。
如果留心看细节,卫生间透光透景,床头尽可能引入外部实景,周围的自然环境用最大努力做了保留,甚至将其包进室内,做到了名称与景致和谐相融。
身在俗世,我们不可能真的去拜月、步星,但是,在这里住一晚,观一朵小庭花,听一夜芭蕉雨,望一眼山外云,吟一曲清波引,在心里做一回星月梦,未尝不是一种慰藉。
夕阳西下时的半山清池水天一色,慢泳在泳池内,不仅可以消暑,还可以欣赏远山和天空中的云彩。游累了躺在旁边的椅子上聊聊天、品品茶,一天的美好时光觉得更长了。
随着青青炊烟的升起,厨房里忙碌的声响不断传出,晚饭很快就出来了。
你看,这是今天专为大家现磨的石磨豆腐,这个是鱼煮豆腐,那边是小炒肉放了豆腐,都是家常菜。这个是什么啊?这是我们老家一种传统的藠头(方言),蕨菜做的腌菜。这豆角呢是我们自家种的土豆角,然后这个叫溜丝瓜,这是传统的苦瓜,这是酸豆角、还有瓜叶,都是自家种的。这个饭好像也和平时的不一样诶?是的,饭里面放了红薯米,就是我们自家种的红薯。是放了杂粮吗?是的。
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不仅吃的放心,更能体验到采摘的乐趣,甚至还能与员工们一起种下适宜的蔬菜瓜果,待到成熟之时再来采摘,又是何等的怡然自得。
吃过晚饭天渐渐的黑了下来,在稍作休息之后,我们便来到翁妈作坊,和制茶师傅一起制作白天采摘的茶叶,从炒茶、揉茶一步步下来,亲身感受着制茶、玩茶的乐趣。更是在熊熊的大火堆上烤着地里新鲜的玉米,聊聊生活乐事儿。
也许这些事情并没有多大的意义,但至少在此刻我们是快乐的。
清晨,沿山道登羞形山,山上植被茂密,植物种类繁多,仅竹子就有几十种。漫步蜿蜒的山道,呼吸林间新鲜的空气,闲坐山顶亭阁静思,更觉心胸通达,世事了然。
下山时,选取林间小道,风声过耳,鸟叫虫鸣,穿过茂密的树林,到达山下,阳光普照,心境豁然。
散步归来,主人已为我们准备下丰富的早餐,有蜂蜜水、黑茶、面条、包子、蛋炒饭、煎土鸡蛋、稀饭等等。让我们真是“受宠若惊”,都不知该从何开始“下手”。
饭后,择一清凉幽静之处,泡一壶亲手制作的毛茶,看一看池塘里的小蝌蚪,又是一种何等的怡然自得之乐。
在双公山居的一天一晚,我已经忘情于这里的山水了,我忘记了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属性,寻找到了作为自然人的快乐和自在感,还有一份踏踏实实的归属感。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游客,而是我就属于这里,这份自在感和归属感,是很多景点和酒店不能给您的,也是很多人一直热心去追寻的,而在这里双公山居您都可以感受的到。